您正在访问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平台:88.118.60030 前往国家顶级节点服务平台查询
Hi 欢迎来到非金属平台!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400-850-8096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09:00-24:00

首页 > 行业资讯 > 塑料用复配碳酸钙生产工艺、技术要点及常见问题

塑料用复配碳酸钙生产工艺、技术要点及常见问题

2024-08-12 10:25  作者:admin  来源:桂林鸿程磨粉机  点击量:413  评论(0人参与)
 

所谓复配碳酸钙产品,通常是指以重质碳酸钙为主体(>50%),配以一定比例的轻质碳酸钙粉体,通过复配改性技术,将轻、重钙混合,联合改性,能很好的平衡轻、重钙差异,兼备二者的优点,在大幅降低产品成本的同时,扩大产品的应用范围,提高产品品质。桂林鸿程作为碳酸钙磨粉机生产厂家,今天为您介绍一下塑料用复配碳酸钙生产工艺、技术要点及常见问题。非金属平台

1、复配活性碳酸钙生产工艺

基于重钙干法生产工艺,复配活性碳酸钙可采用如下两种工艺:
一是将一定粒度、比例的重钙、轻钙混合研磨→改性→分级;
二是采用重钙、轻钙分别研磨→分级→改性。

其特点为: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小,出料后可以直接包装,特别适用于偶联别对碳酸钙的改性处理工艺。

基于重钙湿法生成工艺,复配活性碳酸钙可采用如下工艺:重钙、轻钙调整至一定浓度的浆料湿法混磨→改性→浆料产品→干燥→干粉产品。

其特点为:湿法活化是在液相状态下处理碳酸钙颗粒,可以均匀地对碳酸钙进行包覆,表面活性剂可以通过位阻效应和双电层效应充分地分散于碳酸钙颗粒表面,使颗粒间的距离增大,在脱水和干燥过程中减轻颗粒的二次凝聚,干燥得到的产品粒度细,堆积密度较小,流动性和分散性均较好。

2、复配活性碳酸钙生产技术要点

为生产高品质复配活性碳酸钙,以满足下游用户的需求,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选择优质的原材料
方解石、石灰石应选用高白度、低杂质的原料,控制矿石中的氧化镁含量,以氧化镁含量低于0.5%为最佳。低氧化镁含量可降低粉体的pH值、吸油值。

(2)优化重钙和轻钙的配比比例以及粒径范围
在有效提高胶料的流动性的同时,也能有效改善制品的表面质量。

(3)严格控制粉体在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材质
一般应选用不锈钢材质,以避免铁锈等杂质混入产品中。尤其是活化设备和干燥设备,必须采用不锈钢材质,以避免因与活性剂(一般略带酸性)接触生锈;干燥设备接触的湿物料容易使碳钢材质设备锈蚀。

(4)碳酸钙粉体表面包覆工艺
当表面包覆(包覆剂添加量不足)时,粉体亲油性能降低,与增塑剂相容性降低,需保证碳酸钙经表面活性剂包覆处理后,得到高的活化度。

3、复配活性碳酸钙应用中常见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复配活性碳酸钙在塑料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粉体的有效分散、制品表面光泽度、制品加工过程中的挤出性能以及色泽的稳定性等方面。

(1)粉体的分散问题
活性剂表面包覆处理不完全、吸油值偏高时,易导致干粉混料时物料粘壁与DOP等增塑剂相容性差,造成混料时间延长;
产品的pH值偏高,特别是偏高达到10以上时,粉体颗粒表面的介电性能发生变化,电荷电量增加,产品明显出现易粘壁、易扬尘、难混料等现象;
重钙能够有效提高加工的流动性,但是如果重钙添加过多、粒度偏大,则易造成母粒表面平整度差,手感粗糙感明显。

(2)制品表面光泽度问题
当粉体颗粒粒度较大时,塑化后在挤出粒料表面明显有较多微小颗粒,表面反光降低,光散射作用使得胶粒表面光泽较差发暗;
由于胶料塑化过程形成乳胶状气泡,胶料挤出冷却后,微小气泡位置形成了空穴,表面变得不平整,光泽度降低;
当物料挤出后表面光泽较好,但当胶料降温存放一段时间后,表面出现“雾面”,主要原因是由于胶料中硬脂酸使用过量,导致部分硬脂酸析出;
制品表面平整性差主要是胶体粘度偏高,流动性差。

(3)挤出性能变差的问题
挤出速度慢是由于碳酸钙粉体填充过量,导致粘度增加、难塑化,造成挤出速度降低;
胶料流动性差主要是由于轻钙粉体颗粒对增塑剂吸附能力较强,以致影响到胶料的正常塑化,从而使塑化时间延长。

(4)色泽的稳定性问题
碳酸钙粉体的本身白度较低和不稳定;
粉体中含少量的氧化物杂质;
碳酸钙粉体的pH值偏高;
碳酸钙粉体的吸油值偏高。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猜你喜欢

相关评论

好评
0% 0
中评
0% 0
差评
0% 0
       匿名发表     (内容限5至200字)     当前已经输入 0
  • 暂无评论

资讯排行

热搜新闻词

产品快报